近期,IBM 发布《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报告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网络攻击成企业梦魇,消费者也要为此买单。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数据泄露成本比2021年上升了2.6%,达到43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是IBM综合了过去两年17个国家/地区550家企业的调研后得出的。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据泄露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席卷全球网络。全球60%的违规企业在遭受数据泄露,造成企业损失后将这一损失成本加价到产品价格里,推高了全球通货膨胀的速度。
在数据泄露的所有主因中,网络钓鱼付出的代价最高,受害企业承受了490万美元的平均成本。医疗行业是数据泄露成本最高的行业,达到了1010万美元。报告显示,美国依然是数据泄露损失最大的国家,平均成本达到940万美元。
全球80%的企业没有采用零信任策略进行网络安全部署,比采取这一策略的企业高出120万美元,平均数据泄露成本达到540万美元。数据显示,在勒索病毒全球盛行的当下,未采取零信任策略导致的破坏占到了28%。
但数据泄露并不是不可避免的:83% 的被调研企业表示他们遭受了不止一次数据泄露事件。但是,他们对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提高了企业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响应速度,有效降低了数据泄露成本。
报告指出,最大的成本节省是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运行这些技术的企业平均减少了300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IBM Security X-Force 全球负责人查尔斯·亨德森 (Charles Henderson) 表示:“企业需要将安全防御置于进攻端并击败攻击者。现在是阻止对手实现其目标并开始将攻击影响降至最低的时候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完善自己的边界,而不是在检测和反应方面加强,所以数据泄露事件就会导致其成本增加。
中国信息终端安全龙头企业北信源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贡献了“信源密信”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以当前全球疫情之下移动办公为核心场景,并抽取了即时通讯作为核心场景中的核心应用。以一个网络端和移动端同步的APP,一个网络安全平台,采用了多种包括零信任在内的安全策略,有效解决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避免了企业多个信息安全终端产品导致的电脑卡顿等问题。
信源密信基于目前的软件开发思想进行框架设计。用户在购买了信源密信平台后可基于信源密信的底层框架进行二次开放,也可结合自己本企业的业务进行扩展应用。信源密信保障了企业数据从产生、迁移、流转、直至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降低了企业的数据泄露成本。投放市场近十年来,信源密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了多次改造升级。成功服务于党政军等保密单位,公安系统、军工行业、金融行业、重点央企等数据泄露潜在风险较大的核心部门,为千万级高安全行业用户提供了安全、持续、稳定的即时通讯和移动办公服务,为中国的数字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